一、振华新材:单晶三元行业龙头,经营业绩持续向好

1、深耕单晶三元,前瞻布局钠电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振华新材”或“公司”)于 2004 年由原股东深 圳振华以其所属分公司新材料厂、新光源厂的固定资产出资设立,成立初期主营业务为钴酸锂 正极材料,主要应用于 3C 电池领域。随后 2009 年、2016 年和 2017 年相继推出第一、二、三 代一次颗粒大单晶 NCM523 产品,实现动力学性能的突破,使得比容量进一步提高,同时循环 后直流内阻增长得到有效抑制,是全行业较早推出单晶三元产品的公司。2018 年,公司为提高 产品性价比并提升能量密度,陆续开发出一次颗粒大单晶中高镍低钴 6 系产品及高镍低钴 8 系 产品。

2020 年,公司已实现涵盖中镍、中高镍及高镍全系列一次颗粒大单晶镍钴锰酸锂三元正 极材料的产业化生产及销售,也是钴酸锂、复合三元等多品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商。2021 年,公司在上海交易所科创板上市。2022 年,公司发布公告拟通过定增募集资金不超过 60 亿 元,主要用于义龙三期年产 10 万吨正极材料项目,主要生产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并兼容中镍、 中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生产。此外,2022 年公司的 9 系三元正极材料和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已实现吨级产出并销售。

公司主营业务覆盖新能源汽车和消费电子两大领域。公司产品以三元正极材料为主,钴酸 锂和复合三元为辅,此外还前瞻布局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领域。公司在中镍领域形成以 NCM523 为代表的核心竞争产品;在中高镍、高镍领域,开发出以“性价比和能量密度”为核 心诉求的多款一次颗粒大单晶 6 系及 8 系产品,并实现批量生产和销售;9 系产品也实现吨级 产出并销售,诸多型号的三元正极材料应用场景覆盖中低高端新能源汽车以及 3C 产品。在复合三元领域,公司通过将 2009 年研发出的第一代镍钴锰复合三元正极材料进行多次技术迭代, 应用电压由 4.2V 提升至 4.4-4.45V,价格较钴酸锂低 15%以上,在保留钴酸锂优点的基础上提 高了产品的安全性能,可部分取代钴酸锂用于对能量密度要求较高的消费电子产品中。

此外, 为更好满足新能源动力电池和储能行业对正极材料的需求,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补充,公司前瞻 布局层状氧化物型钠离子正极材料市场,有望在储能、中低续航里程电动车、工程车、小动力 等领域得到应用,目前公司已实现吨级产出并销售。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中国电子,控股股东为振华集团。截至2023年一季度中国电子通过振华集团、中电金投和深科技间接控制公司合计 36.07%股权。振华集团直接持有公司28.31%的股权,成为公司最大股东。

公司拥有两家全资子公司:义龙新材和贵阳新材。义龙新材主要负责中镍、中高镍、高镍 三元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同时兼顾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生产。贵阳新材则在此 基础上增加钴酸锂和复合三元等消费、小动力领域电池用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参股红星电子(34%)和南京卡睿(10%)。公司通过参股红星电子进行废旧锂离子 电池及正极材料回收的产业布局,南京卡睿是由公司、宁德时代、蔚来汽车等新能源产业链头 部企业联合设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联合创新平台,旨在设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项目库,对创新 项目进行培育,为新能源产业链企业提供管理、技术咨询等服务,是公司围绕产业链上下游以 获取技术、原料或渠道为目的的产业投资。

2、2021-2022年公司业绩高增,中高镍占比持续提升

受市场景气度影响,公司业绩存在较大波动,近两年增长势头强劲,2023 年业绩开局不利。 2017-2022 年,公司营业收入从 13.47 亿元增长至 139.36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59.57%;公司 扣非归母净利润从 0.38 亿元增长至 12.47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101.01%;公司毛利率在 2020 年触底反弹,2022 年毛利率达到 13.68%,较 2021 年下降 0.91Pct。从期间费用率来看,2017-2022 年,公司销售费用率缓慢下降,从 1.37%下降至 0.08%。其他三项费用率(管理、研发和财务 费用率)变动轨迹基本一致,波动上升至 2020 年达到最高位,随后在 2021 年骤降至与 2018 年同等水平,甚至低于 2017 年水平,2022 年继续降低至历史最低位。

2023 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仅为 20.06 亿元,同比下降 22.21%;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0.72 亿元,同比下降 78.85%, 毛利率为 9.96%,较 2022 年下降 3.72Pct;期间费用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主要受市场景气 度影响,全年业绩或将承压。

内外部因素双重影响公司业绩。2019 年受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幅度增大、订单执行推迟以 及产品销售价格下降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营收同比下滑 8.53%;受公司新产线投入带来各 项费用增加的影响,归母净利润相较 2018 年有所下滑。2020 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公司生产 停工,部分订单执行推迟,部分期间费用率骤增,公司尚未达到盈亏平衡点,净利率为-16.36%,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高达 1206.13%。2021 年以来,下游需求恢复,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加带 来三元正极材料需求提升,公司高镍三元销量增加,前期推迟订单恢复执行,公司业绩保持高 速增长势头。

未来公司业绩主要关注下游厂商订单量、上游原材料价格和产品需求变动。2023 年国家新 能源汽车补贴取消,部分车企纷纷调价,部分地区出台地方补贴政策,综合来看会对市场产生 一定负面影响,进而波及公司业绩。2022 年以碳酸锂为代表的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这对 公司的成本和盈利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产品需求方面,目前三元正极行业盛行中镍高电压、高 镍化和低钴/无钴化,追求能量密度和性价比,磷酸铁锂、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等颇受市场关注, 这对正极材料企业产品丰富度提出了巨大挑战,因此公司未来业绩业绩变动主要关注三元正极 材料在能量密度和成本控制方面的竞争力以及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产能释放节奏。

主营业务以三元正极材料为主,中高镍产品占比迅速提升。近年来,公司营业收入中将近 99%由锂电正极材料贡献,主营业务中三元正极材料占比超 85%,2022 年占比甚至高达 98%, 因此三元正极材料营业收入变动趋势基本与公司总营业收入保持一致,从 2018 年 25.34 亿元增 长至 2022 年 135.33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 52.02%。从细分产品看,5 系、6 系、8 系三元正极材 料从 2021 年开始起量,营收骤增,分别较 2020 年同比增长 272.48%、641.18%、3625.00%。据 我们测算,各细分产品在 2022 年继续高速增长,分别较 2021 年同比增长约为 106.88%、 1634.44%、143.29%。

从产品结构看,2018-2022 年,5 系占比从 99.96%下降至 46.35%,下降 了 53.61Pct;6 系、8 系占比则分别提升了 16.14%、37.48%,中高镍化趋势明显,符合市场需 求,未来中高镍产品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业绩随之继续增加。此外,公司超高镍 9 系三 元正极材料于 2021 年开始向部分客户进行吨级送样,2022 年实现了十吨级以上出货。

2022 年,公司各类正极材料毛利率继 2021 年创新高后开始下降,主要受上游原材料价格 波动以及市场景气度影响。从毛利率来看,钴酸锂和三元正极分别在 2019 年和 2020 年经历一 轮下降后,2021 年达到近几年新高,较 2018 年钴酸锂上升 15.16Pct,三元正极上升 4.98Pct, 分别达到 24.74%、14.52%。2022 年钴酸锂毛利率大幅下降,下降了 11.86Pct,为 12.88%,与 2020 年毛利率基本持平,三元正极材料毛利率也有小幅下降,为 13.23%。复合三元及其他相较 于其他两种正极材料波动较大,2018-2019 年,毛利率从 13.67%骤降至-10.06%,之后逐步回升, 2021 年已回升至高于 2018 年的毛利率水平,达到 14.45%。

正极材料毛利率变动影响因素:公司定价模式、采购模式上游原材料市场价格变动趋势及 各期产销量变动等。公司销售定价模式为行业通行的“主要原料成本+加工价格”定价模式,会参考上一月主要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并考虑加工价格来确定销售价格。从采购端及成本角度,公司 通常会根据生产周期提前采购原材料以满足生产的时效性、保证供货速度,及时响应下游客户 的需求。签订销售订单与采购原材料的时间差往往会使得销售价格与采购价格发生偏离,从而 对产品毛利率产生较大影响:若原材料市场价格长期下行,提前采购会导致公司采购价格高于 销售价格,产品毛利率下降;反之则增加。从销量角度看,当市场需求旺盛、产品产销量较高 时,单位产品分摊的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固定成本下降,毛利率会相应上升;反之则下滑。

二、三元正极材料:下游需求驱动技术向高镍、单晶迭代

1、新能源汽车市场空间大+金属价格回落驱动技术降本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高增长,带动动力电池装车量快速提升。受政策驱动和需求驱动的影响, 国内外汽车销量和渗透率均保持高速增长的状态。2022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 1052.20 万辆, 同比增长 55.47%,渗透率达到 13.00%。2022 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 688.70 万辆,同比增长 95.63%,渗透率由 13.40%上涨至 25.64%,增加 12.24Pct。2022 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出货量为 957.70GWh,同比增长 70.30%,其中动力电池出货量 684.20GWh,同比增长 84.40%。2021-2022 年,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分别为 154.50GWh、294.60GWh,分别同比增长 142.77%、90.70%。 尽管新能源汽车销量以及动力电池装车量增速放缓,但燃油车被取代是大势所趋,市场增量空 间依旧存在,所以下游需求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三元动力电池装车量持续增加,磷酸铁锂电池出货量占比提升。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动 力电池出货结构随之变动。2020 年之后,磷酸铁锂电池出货量开始反超三元动力电池,2022 年三元动力电池出货量占比 37.47%,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出货量占比 62.39%,相差 24.92Pct。主 要原因是磷酸铁锂电池低成本优势在补贴退坡中逐步凸显,随着技术的提升,磷酸铁锂电池在 能量密度等方面也在缩小与三元动力电池的差距,磷酸铁锂电池越来越受到市场青睐。尽管三 元动力电池出货量占比下降,但从装车量来看,仍保持增长态势。2021-2022 年,三元动力电池 装车量分别为 74.35GWh、110.40GWh,分别同比增长 91.33%、48.60%。随着三元动力电池装 车量增速放缓,其继续降本和技术升级迎来了市场考验,更高性能的高镍化、单晶化产品迎来 市场机遇。

金属原材料价格继 2022 年高速增长后开始大幅回落。2022 年动力电池增速放缓,主要系 新冠疫情反复导致出货量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价格骤增导致成本上升,以及新能源汽车补贴 即将到期。2022 年年初,电池级碳酸锂为 27.80 万元/吨,2022 年 11 月价格达到最高位,为 56.75 万元/吨,同比增长 104.14%,随后价格逐步回落,2023 年初始更是开始大幅下跌,2023年4月25日下跌至 17.65 万元/吨,为目前最低价格,同时镍、钴的价格在 2022 年经历一波大涨后 逐步回落,造成下游厂商库存压力增加,一季度基本维持去库存的策略,造成短期业绩波动承 压。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不定也在一定程度上驱动三元动力电池通过高镍、高电压的技术迭代 进一步提高其能量密度优势,降低单瓦时成本,抢占市场份额。

2、市场格局变动指引技术迭代方向

2.1、国内三元正极市场格局相对分散,未来有望进一步集中

三元正极材料市场集中度 CR5 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为四大主材中最低。2020-2022 年三元 正极材料市场集中度 CR5 分别为 52%、55%、61%,市场竞争格局逐年集中,期间上升了 9Pct。 2020 年振华新材市占率位于行业第八(7%),2022 年三元正极材料市占率前五名分别为容百 科技、天津巴莫、当升科技、长远锂科和南通瑞祥,振华新材位列第七,市占率为 7%。与负极 材料、隔膜、电解液的市场集中度相比,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间。未来,随着厂商新增产能的投 放,尤其是头部厂商大规模产能释放,行业竞争加剧,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2.2、高镍出货占比提升,高镍化趋势明显

高镍 8 系三元材料占比提升,中低镍三元材料占比下降,高镍化趋势明显。2019-2021 年, 公司高镍 8 系三元材料出货占比从 10.8%上升至 36.0%,提升了 25.2Pct,3 系、5 系以及 6 系出 货占比均在下降。2019 年,中镍 5 系和中高镍 6 系出货总占比与高镍 8 系的占比差高达 72.6%, 2021 年仅为 24.0%。 在 2022 年中国三元材料出货结构中,据 GGII 统计,8 系及以上高镍三元材料占比上升至 第一,占比超 40%。这说明随着生产工艺的提升以及下游对于电动车续航能力的需求,高能量 密度的高镍三元材料占比正在快速提升,并已经占据主导地位。此外,海外市场也主要采用高 镍材料,国内部分企业加大海外供应以及出口增加,也带动了高镍材料出货量增加。

2.3、单晶三元性能更优,市占率持续提升

单晶三元正极材料稳定性好、循环寿命长、耐高温性能优异。多晶三元正极材料是由许多 纳米级小颗粒构成的,在循环过程中,这些颗粒不断膨胀收缩会导致材料开裂、破碎,进而导 致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缩短。同时,由于晶体颗粒之间的连接较为脆弱,在极片冷压过程中, 易导致颗粒破碎,从而引起电池性能恶化。而单晶三元正极材料是单个分散的颗粒,在压实和 高温循环过程中不易发生破碎,从而具备更好的高温循环稳定性。

单晶三元正极材料可以用于高电压场景,而多晶三元正极材料不适合。多晶三元正极材料 受其自身结构影响,在高电压下充放电时易产生晶粒间微裂纹,从而导致晶体结构稳定性变差, 同时,电解液进入微裂纹加剧了电解液在正极材料表面发生副反应,使得多晶三元正极材料在高电压下的稳定性和循环性变差。而单晶三元正极材料由于其内部结构密实,在高电压下反复 充放电后,不易产生晶粒间微裂纹,进而可以有效抑制因微裂纹产生的副作用,因此更适合用 于高电压场景。此外,根据厦钨新能招股说明书,单晶三元 5 系和 6 系正极材料在高电压(4.35V 以上)下电池续航可以达到接近多晶三元 8 系正极材料的水平。

单晶三元正极材料 2022H1 渗透率为 40.20%,CR5 高达 83.27%。2017 年国内单晶三元正 极材料产量不足万吨,2018-2019 年国内单晶三元材料逐渐收到市场认可,产量由 4.9 万吨上升 至 7.87 万吨,渗透率由 29.70%快速上升至 40.10%。2022 年上半年,国内单晶三元材料产量达 到 10.61 万吨,受磷酸铁锂电池需求量回升等因素的影响,单晶三元正极材料渗透率上升通道 受阻,渗透率与 2019 年基本持平,为 40.20%。2022 年上半年,单晶三元正极材料厂商前五分 别为:南通瑞祥、长远锂科、振华新材、厦钨新能、容百科技,市占率之和高达 83.27%,市场 集中度高,其中振华新材市占率位列第三,为 19.19%。2022 年,公司大单晶三元材料产量在国 内市场排名第三,对应产量占比为 17%。

三、公司优势:前瞻布局单晶三元技术,搭配三烧工艺,高镍产能持续扩张

1、前瞻布局大单晶技术,多项核心技术加持

大单晶技术加持多项核心技术,助力公司在行业中始终保持核心竞争力。2009 年,公司在 全行业较早推出第一代一次颗粒大单晶 NCM523 产品,其优异的高温高电压循环稳定性及安全 性能引起行业广泛关注,并于 2014 年较早在新能源汽车上批量应用。随着公司不断的研发和技 术迭代升级,分别在 2016 年和 2017 年推出第二代和第三代一次颗粒大单晶 NCM523 产品,实 现动力学稳定性的突破,使材料的比容量及倍率性能进一步提高,同时循环后直流内阻增长得 到有效抑制。

自 2018 年开始,为提高产品性价比并提升能量密度,公司陆续开发出一次颗粒大 单晶中高镍低钴 6 系及高镍低钴 8 系产品,并已实现批量生产和销售,满足下游客户及市场需 求。同时,在多年的研发过程中,公司积累了多项重要核心技术,包括一次颗粒大单晶镍钴锰 三元材料合成技术、大单晶无钴层状结构镍锰二元材料合成技术、高电压钴酸锂材料合成技术、 多晶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合成技术、尖晶石结构复合改性材料合成技术、正极材料掺杂技术、 正极材料表面改性技术、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合成技术等。

2、具备独特的三烧工艺,提升产品结构稳定性

三烧工艺兼容性好且无成本劣势,产品结构更稳定。针对不同产品及客户需求,公司大单 晶生产工艺分为三次烧结及二次烧结工艺,而同行业可比公司主要采用二次烧结工艺。与二次 烧结相比,三次烧结因增加一道烧结工艺,工艺弹性会更好,对原材料的选择更加宽泛,9-12um 的常规前驱体和 3-5um 的小颗粒单晶前驱体均可使用。同时生产的三元正极材料产品的晶体结 构会更加完整和稳定,可以改善镍含量不断提升对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结构稳定性、安全性和循 环性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成本方面,因可以使用成本相对较低的普通颗粒前驱体具备相对较低 的原材料成本,又因增加一道烧结工艺具备相对较高的加工成本,整体来看三次烧结的整体生 产成本与二次烧结基本相当,不存在成本劣势。大单晶技术以及三次烧结工艺的双轮驱动有助 于增加中高镍、高镍产品结构稳定性,提升安全性、循环次数等性能,适应了行业发展对未来 正极材料产品的技术及工艺需求,增加了公司在未来行业发展的竞争优势。

3、产品结构紧跟行业需求,高镍产能持续扩张

在产品结构方面,公司涵盖钴酸锂、三元正极材料、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等多种类型,实 现下游动力、消费及储能电池市场的全覆盖。2022 年,公司超高镍 9 系三元正极材料实现了十 吨级以上出货;高镍 8 系三元正极材料持续稳定放量,实现收入 50.75 亿元,同比增长 143.3%; 中高镍 6 系产品因在高电压场景下极具性价比优势,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从 2021 年的 2.31% 提升至 15.85%;中镍 5 系产品多年来持续稳定输出,凭借稳定可靠的技术性能得到下游市场广 泛认可,除了成熟应用在国外高端车型上,同时也批量应用在国内主流车型;同时成功开发出 层状钠正极系列产品,目前已实现数十吨级销售。

截止 2022 年年底,公司具备年产 6.2 万吨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的生产能力,公司沙文二期部分生产线目前处于设备安装调试阶段,现有产能同时可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切换为钠 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能。未来新增产能主要来自公司义龙三期、沙文一期技改、沙文二期扩产 项目,共计约 12 万吨。

四、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处于产业化初期,公司打造前瞻布局优势

1、钠离子电池凭借自身优势赢得发展机遇

1.1、资源易得,成本优势突出

金属原材料钠和铝相对廉价易得,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钠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 2.75%, 远大于锂元素(0.01%),且钠元素分布广泛,除固态矿物外亦可以海水中存在,获取渠道更为 广泛,锂矿资源分布不均以及锂价高涨始终牵制锂离子电池的发展。从集流体看,由于铝和钠 在低电位不会发生合金化反应,钠离子电池正负极的集流体都可使用廉价的铝箔,而锂离子电 池的负极集流体为更贵的铜箔。综合来看,相较于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石墨体系),钠离子 电池材料(NaCuFeMnO/软碳体系)成本可降低 30%-40%。

1.2、其他优势

可兼容锂电设备。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电池结构相似,因此与锂离子电 池的生产设备大多可以兼容。倍率性能优异。钠离子的斯托克斯直径比锂离子的小,相同浓度的电解液具有比锂盐电解 液更高的离子电导率,进而提高钠离子电池的倍率性能。 高低温性能优异。根据目前初步的高低温测试结果,钠离子电池高低温性能更优异,在-40 ℃低温下可以放出 70%以上容量,在-20℃低温下可以放出 88%容量,高温 80℃可以循环充放 使用,这将在储能系统层面降低空调系统的功率配额,也可以降低温度控制系统的在线时间, 进而降低储能系统的一次投入成本和运行成本。

安全性能优异。在过充、过放、短路、针刺、挤压等测试中不起火、不爆炸。钠离子电池 的内阻相比锂离子电池要稍微高一点,致使在短路等安全性试验中瞬间发热量少、温升较低, 这也是安其全性能好的原因之一。

2、企业布局初期,规模生产仍处起步阶段

目前布局钠离子电池相关产业的主要有传统的锂电池厂商(宁德时代、鹏辉能源等)、专 门的钠离子电池企业(中科海钠、钠创新能源等)以及锂电产业链上的正极、负极、电解液等企业(容百科技、当升科技、厦钨新能、长远锂科、振华新材等)。这些企业有些依托与科研 机构和高校的合作进行研发,有些依托锂电产业链的优势地位,提前布局钠电相关技术和产能。 从各公司的布局可以看出,目前钠离子电池的发展仍处于起步状态,所用材料和技术尚未完全 成熟,预计未来两年可初步放量。未来钠离子电池的关键在于规模化生产以及技术路径的选择。

3、公司布局层状氧化物路线,技术储备丰富

层状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实现十吨级产出并销售。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目前主流的 技术路线有三种,普鲁士系列(蓝/白类)、磷酸盐(聚阴离子)系列和层状氧化物类,公司选 择层状氧化物路线进行研发和产业化。公司在 2022 年推出第一代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后几个月 内将其升级为第二代产品,并向客户送样,第二代产品相较第一代,在克容量、首效、碱度控 制上均有改善提升。2022 年,公司已实现数十吨级的销售,充分保障公司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 料市场的领先优势。

技术储备丰富,产品性能优异。公司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领域也已形成相关技术储备, 掌握了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合成技术等一系列重要核心技术研发,包括多元素协同掺杂、晶体 结构调控、低 pH 值、低游离钠控制以及形貌尺寸以及颗粒粒径调控。多项核心技术的加持使 得公司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高压实密度、高容量、低 pH 值和低游离钠的特性。其中,高 压实密度、高容量有助于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低 pH 值、低游离钠能够有效提高材料的空气 稳定性和电池浆料的稳定性,进而提升电池整体的稳定性及一致性,改善电池产气鼓胀的缺陷。

大单晶技术加持,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化保驾护航。公司运用大单晶技术体系生产 的单晶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材料结构完整,加工性能良好,在循环过程中不会出现颗粒碎裂 的情况,有效减少因颗粒碎裂而产生新的界面的情况。大单晶技术体系应用到钠离子电池中, 有利于稳定材料的晶体结构,改善钠离子电池的高温高电压循环性能,特别是高温稳定性。因此,大单晶技术体系的积累及应用是公司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进程较快及产品性能得到客 户认可的重要保障。

4、钠电市场空间广,助力公司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钠离子半径及原子质量大于锂离子,导致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和循环次数不及锂离子电池, 因此钠离子电池可应用于电动两轮车、A00 级电动车及对循环次数要求不高的储能领域。随着 应用市场对低成本电池需求的进一步扩大,以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配套逐渐完善,预计公司钠 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业务将获得快速发展。结合公司整体经营和发展战略,公司正极材料业务的 产品结构有望进一步得到改善,将持续带动公司整体经营业绩的增长。 应用场景一:电动两轮车。在锂价高涨,未来变化态势不明朗的情况下,低成本的钠离子 电池有望侵占部分锂电池的市场份额,成为电动两轮车领域的新星。2021 年我国电动两轮车产 量约为 5443 万辆,同比增长约 12.60%。为测算到 2025 年钠离子电池在电动两轮车领域的市场 空间,我们假设:

电动两轮车产量在 2023-2025 年保持 10%的增长速度; 2023-2025 年钠离子电池市场渗透率分别为 1%、5%、15%; 每辆电动两轮车单车带电量为 0.72kwh。 经测算,我们预测到 2025 年我国电动两轮车的电池需求量将达到 56.58GWh,其中钠离子 电池需求量将达到 8.49Gwh。

应用场景二:A00 级电动车。传统的低速车由于缺乏统一标准,质量参差不齐,极易出现 事故,2017 年国家开始实行相关监管措施,对业内不符合标准企业进行淘汰出清。2021 年工信 部对于这一品类的相关技术指标提出具体要求,推动行业正规化发展。在此背景下,A00 级电 车凭借自身优势逐步取代传统低速车成为消费者的首选,A00 级电车使用场景与传统低速车类 似,有相关的行业政策标准,且续航里程和最大时速等表现均优于过去常见的低速电车。另外, A00 级电车售价相对低廉,主打低成本市场,在未来能很大程度上替代传统低速电车,成为钠 离子电池又一市场发力方向。2022 年我国电动汽车销量 397 万辆,同比增长 35.96%,其中 A00 级电车销量为 101 万辆,在电动汽车市场渗透为 25%,因此我们假设:

2023-2025 年,电动汽车销量增长率分别为 30%、25%、20%; 2023-2025 年,A00 级电动车渗透率为 28%;每辆 A00 级电动车单车带电量为 21.67kwh; 2023-2025 年钠离子电池在 A00 级电动车领域的渗透率分别为 1%、3%、5%。 经测算,到 2025 年我国电动车销量为 774 万辆,A00 级电动车的电池需求量约为 46.97GWh,钠离子电池需求量为 2.35GWh。

应用场景三:储能。根据 CNESA 全球储能数据库的不完全统计,截止到 2022 年底,中国 已投运的电力储能项目中抽水蓄能占比最大,为 77.61%;新型储能继续保持高增长,累计装机 规模首次突破 10GW,超过 2021 年同期的 2 倍,达到 12.7GW。新型储能中以锂离子电池储能 为主,占比 94.5%,其次分别为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以及铅酸电池储能。另外,钠离 子电池储能技术也已进入工程化示范阶段,例如,2022 年 10 月,国内最大规模(30MW/60MWh) 钠离子电池项目落地安徽阜阳。

未来随着钠离子电池的技术逐步成熟,钠电有望凭借性价比优 势有望在储能市场赢得一席之地。我们假设: 2023-2025 年,储能电池出货量增长率分别为 100%、60%、50%; 2023-2025 年,钠离子电池渗透率分别为 1%、5%、5%。 经测算,到 2025 年我国储能电池出货量约为 624GWh,对应钠离子电池需求量为 31.20GWh。 综合以上测算,到 2025 年,国内市场钠离子电池应用于电动两轮车、A00 级电动车及储 能领域的总需求量预计约 42GWh。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关键词: